大北農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3年3月1日接受19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機構、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本次投資者關系活動參觀了大北農鳳凰國際創新園及周邊在建的溫室,對創新園的定位、功能等進行了簡要介紹,園區面積近百畝,可容納研發人員6,000人,行政人員2,000人,是最綜合的農業科技企業創新園,致力于建成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硅谷”,全球農業創新高地。圍繞大北農鳳凰國際創新園,未來將以合作方式在國內外建立多個優勢生命科學研發平臺,以糧食安全、現代食品、綠色發展和生物信息等領域關鍵科學問題和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面向產業實際需求,實現前沿技術突破,產生一批原始創新成果,力爭建成全球頂級的生命科學實驗室,成為全球生命科技領域的領導者。其中,園區內的作物科技樓配備了生物育種研究實驗室、
種子庫等功能區,周邊有一正在建設中的1,600平米的溫室,主要研究與培育方向為
大豆和
玉米等。
同時,因園區位于海淀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翠湖科技園,是科技創新的戰略著力點,周邊聚集了高科技產業創新集群。
問:2023年,公司的生豬出欄規劃如何?
答:公司2023年的目標出欄量為600萬頭。
問:生豬養豬的完全成本和目標成本是多少?
答:每個平臺不一樣,如正能、中南、東北等部分做得較好的平臺在16元/公斤左右,目前公司總體完全成本在18-19元/公斤左右,目標是總體做到16元/公斤以內。公司從17年開始建場、招人、裝豬等,經過幾年時間,探索出一套可行的體系和機制,總的來講,在幾年時間里取得這個成績還不錯。公司在內部實行標桿管理,賽馬機制,向優秀的看齊,提升經營管理能力,未來也會產業聯合,為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做一些貢獻,還有發展的空間。
問:不同平臺完全成本差異的原因?
答: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同區域、不同平臺的日增重、料肉比、成活率等各項養殖指標有所差異。
問:公司外購仔豬的比例?
答:目前,公司仔豬的外購比例在20%-30%左右。
問:公司自養和公司+農戶模式各自占比多少?
答:公司養殖以公司+農戶模式為主,約占80%。
問:公司各項業務的戰略定位是怎么考慮的?
答:戰略上來說,種業放在第一位,種業全面發力,結合內生、并購、融合、邀請育種家合作共同發展等。飼料業務的體量比較大、業務穩定、持續盈利,是公司目前的基礎業務。養豬業務穩定發展,作為補充,將根據市場情況逐漸釋放產能,提高產能利用率,降低養殖成本。養豬業務對于公司的飼料業務的協同性比較大,部分養豬能手會去做服務,產業聯合,為家庭農場客戶做好服務。
問:公司飼料業務2022年年盈利如何,2023年年預期如何?分類銷售情況如何?
答:2022年公司飼料業務上半年有受豬價低影響,下半年行情轉好,有回升,總體持續穩健發展,預計2023年還具備成長空間。目前豬料是重點,反芻料是新的增長點,禽料方面進行了戰略轉型,原來占比不大,繼續壓縮,
水產料走高端路線。
問:豬料的單噸凈利潤?高端料中不同豬料的占比?
答:豬料各產品線有區別,幾百到上千都有,高端料如教槽料、保育料、預混料毛利相對較高,配合料相對較低。高端料銷量占比約30%。
問:公司近期飼料的銷售情況如何?
答:因春節假期因素,1月銷量總體同比略降,其中教、保、母料同比增長,環比不具有可比性。
水產料目前是淡季。
問:公司在飼料方面有無新的并購計劃?
答:公司目前飼料業務已經有1500萬噸以上的產能,足夠滿足目前的生產經營需求。
問:九鼎、正邦公司相關的并購款項是否有新的進展?
答:均在訴訟過程中,有新進展會及時公告。
問:公司未來兩年的業務目標情況?
答:飼料銷售持續增長,為公司其他業務提供支撐,養豬業務發展產業聯合模式,同時也希望種業全面發力,各產業齊頭并進。
問:公司目前宏觀戰略較去年偏謹慎的原因?
答:公司堅持做大做強,根據市場情況優化發展路徑,公司探索生豬養殖模式后,認為產業聯合,即公司+家庭農場模式更適合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飼料業務的發展方向沒有變,發展路徑側重內生增長。
問:注冊制改革是否對定增有影響?
答:注冊制改革后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由交易所審核,證監會注冊,公司正在對接,具體進展請關注公司相關信息披露;
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主要為飼料科技產業和養豬科技產業。主要產品為飼料產品、養殖產品、種業產品、植保產品、疫苗產品、獸藥產品等。公司參與的“豬健康養殖的飼用抗生素替代關鍵技術及應用”、“家禽養殖數字化關鍵技術與智能飼喂裝置創制及應用”等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